官宅村位于鸡足山镇炼洞街东北角,是鸡足山镇炼洞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,据《宾川县地名志》记载,“昔日在此建有官邸,后因人户聚增,俗呼官宅村至今”。

走进官宅村,不经意间你会发现,这里村落规整,古宅遍布,尽管有些建筑已经融入很多现代元素,但精致木雕的古朴大门、极目遍布的彩绘、错落有致的封火、难得一见的木雕,都会让你深深地感受到这里古建筑曾经的荣耀与辉煌。

村中老人介绍,新中国成立以前,官宅村巷道多以十字布局,青石铺路,流水环绕。

村子东面为黎家房产,房屋从南到北沿古巷道建筑。

村子西面就是易家古宅,沿巷道从北向南依次布局,共计六院,每院均按照传统的四合五天井建筑,最北端一院为三坊一照壁建筑,北面为大照壁。最西面为易家的碾坊和菜园。除黎家、易家两大家族外,还有刘家等,是宾川建筑年代比较久远的村落之一。《雍正宾川州志》将该村称为“官屯村”。

相传大约康熙年间,官宅村易家先祖易正与黎家先祖相邀从江西迁徙前往滇西,最后选定鸡足山下的炼洞村东北角现在的官宅村原址落户,黎家和易家共同开始建设村庄,繁衍生息。

炼洞河以南田产归黎家管理,炼洞河以北田产由易家管理,两大家族和谐共处,共同建设村庄,使官宅村陆续成为鸡足山下的富庶村庄。

到大约道光初年,易家易孔业、易千长等兄弟共建成六大院房产,成为官宅村大户人家。

建国后,这些房产按照相关政策作了处理,目前保存相对完好的只有易孔业家的古宅。

这座古宅属于易家联排建筑房屋的第三院,为大理地区四合院建筑结构,占地面积约平方米。

现存正房、东厢房、西厢房、北厢房,正房坐南朝北,均为二层土木结构建筑。

进入易孔业家古宅共有两道大门,进入第一道大门是一个小天井,天井北面是两间小厢房,地面用青石板铺筑,保存完好。

天井往南转是第二道大门,大门位置是西厢房北次间,从这里就进入院心。

现在完整保存下来的大门共有两座,易孔业家古宅大门最为完整,大门为重檐牌楼式建筑结构,门顶青瓦青砖,飞檐翘角,彩绘清晰可见。

门楼上的木雕共分三层,雕刻工艺精湛,穿枓精细,或百鹤寒松、喜上梅梢;或百鸟朝凤、锦上添花;或鹿衔灵芝、麒麟望丹等等,寓意吉祥如意的图案,构图饱满,布局气韵生动,富有极强的装饰感。

花卉树木,祥禽瑞兽,构图充分利用木料的面积空间,物象平铺陈列,没有重叠。

图案纹样,注意虚实主次、线条分割、层次节奏的处理,追求画面结构的严谨与变化、构图的饱满与均衡,具有丰富的表现力,每个物象都清楚的展现在你的眼前,一目了然,达到内容丰富又布局匀称的艺术效果。

这些罕见的木雕技艺,对研究清代宾川地区民居建筑具有重要价值。

杨宏毅/图文小酸橙/编辑

吴松江/审核

赞赏

长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
最顶尖白癜风专家之一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yjinhua.com/lxccd/2052.html